□劉紅文 李道忠 陶莉
近年來,新疆阿克蘇地區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以增收為核心,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設施農業從無到有,特色產業遍地開花,地區兩市七縣逐步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產業興才能鄉村興,經濟強才能人氣旺。近年來,阿克蘇地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除了提高糧食、棉花、林果品質和增加收益外,還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產業。
阿克蘇地區各地農民開動腦筋、轉變思想,紛紛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一時間,紅棗、蘋果等特色林果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恰瑪古、馬鈴薯、紅花、火龍果、色素辣椒等特色種植業迅速發展起來,一座座溫室大棚成了“聚寶盆”。據統計,全地區特色農作物種植面積已發展到100萬畝。
阿克蘇地委農辦常務副主任、地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華偉杰介紹,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地區特色農產品由規模優勢、品質優勢向市場優勢和經濟優勢轉變。
鄉村環境越來越美
田野上綠樹蔥蘢、村道旁鮮花綻放、民居里寬敞明亮、果園里碩果盈枝……走進阿克蘇地區各地的鄉村,滿目皆是風景。
筆者日前來到柯坪縣蓋孜力克鎮玉斯屯喀什艾日克村,猶如走進了一個大花園,高低錯落的苗圃在綠樹掩映下非常漂亮。
“現在村里環境越來越好,我們生活在這里心情很舒暢。”玉斯屯喀什艾日克村農民古尼沙汗·艾買提說。
為切實提高各族群眾的生活質量,近年來,阿克蘇地區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力度,扎實推進農村改廁、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工作,持續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凈化、綠化、美化,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新進步。
僅今年上半年,阿克蘇地區各地就整改農村衛生廁所3.43萬座,新建農村戶廁2964座,實施污水處理及配套管網設施、公共廁所等項目52個,完成180個村莊綠化、美化工作。
農民生活富裕起來
走進位于新和縣依其艾日克鎮烏尊闊恰村的綠色肉牛養殖產業園天宇養殖小區,只見一排排牛舍整齊排列,一頭頭膘肥體壯的西門塔爾牛悠閑地吃著草料。
3年前,烏尊闊恰村農民伊斯馬伊力·熱合麥提開始發展養殖業,如今已經買了新房、轎車。他說:“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養牛掙到了錢,日子越過越紅火。”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阿克蘇地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緊圍繞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滿足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補齊畜牧業發展短板就是其中一項。2021年,全地區牲畜存欄量866.47萬頭(只),僅今年上半年,牲畜總存欄就達到了856.5萬頭(只)。
與此同時,隨著阿克蘇地區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大批以林果、畜牧業為基礎的深加工企業紛紛落戶,帶動產業快速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麥麥提·司馬義是烏什縣阿合雅鎮尤喀克荒地村農民,去年9月,他將家里的20畝地流轉給了烏什縣九眼泉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后來他還到該公司上班,穩定的收入讓他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麥麥提·司馬義說:“我在離家不遠的地方上班,掙錢顧家兩不誤。”
阿克蘇市喀拉塔勒鎮英阿克艾日克村農民庫瓦尼·依明特別期盼過春節,因為春節前會收到村集體收入股權收益分紅。“我們年年有分紅,太開心了!”庫瓦尼·依明說。
原來,為持續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阿克蘇地區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壯大村集體經濟,助力農民增收。據統計,僅2021年,全地區161個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收益分紅金額就達1693.87萬元,惠及5.21萬戶21.05萬人。
除了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阿克蘇地區還科學合理利用農村各種資源發展農業新業態,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拓寬農民的掙錢門路。
截至2021年底,阿克蘇地區共有2888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4000余家農民合作社參與三農工作,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夯實了鄉村產業發展基礎,讓農民致富更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