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招商引資推動電商產業發展紀實
□本報記者溫慶本
去年以來,我市搶抓“互聯網+”發展機遇,通過招商引資吸引龍頭企業落戶紅都,凝聚大批電商人才到瑞金創業,大力推進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先后被列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市)、全國農村“郵政e郵”工程試點縣(市)。百鳥爭鳴春滿園,目前,我市從事電子商務產業運營、管理的企業530家,電商從業人員8000余人。今年第一季度,電商交易額達2.7億元。
昂起龍頭,構建三張大網
壬田鎮鳳崗村村民廖秀英年過八旬還“火”了一把,運營起“廖奶奶咸鴨蛋”網店,讓咸鴨蛋名聲在外。至今,廖秀英銷售出20000余枚咸鴨蛋。有關部門幫助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吸納20幾戶貧困戶養殖鴨苗。咸鴨蛋成了致富金蛋,得益于我市著力編織的三張電商網絡。
去年四月,我市出臺了系列政策文件,安排1000萬元扶持資金用于支持電商發展。為引進電商企業,我市瞄準一批大型電商龍頭企業,先后在廣東、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有針對性地開展電商產業招商,并舉辦電子商務產業招商推介會,成功引進了阿里巴巴、1號店、京東幫、淘實惠等一大批知名電商龍頭企業投資落戶。
同時又趁勢在經開區打造電子商務孵化園,在全市城鄉構建了淘實惠、郵政e郵、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電商服務網絡。三張“大網”形成開放式電商業態,2015年實現網上消費筆數70.68萬筆,全年電商交易額突破8.6億元。
雁歸工程,引來百鳥歸棲
走進電子商務孵化園,KK唱響的電商業務讓人驚訝。40余名員工在漂亮時尚的辦公場所里,24小時三班倒經營管理著KK唱響音樂在線平臺。這家“互聯網+文化”電商企業于去年11月引進,首個月就創稅500萬元。這個新潮電商企業的引進,是我市“歸雁工程”成效之一。
去年以來,我市為提升招商成效,組織開展了“雁歸工程”,引導各大招商力量廣泛收集整理在外創業的鄉賢人脈,有針對性地開展電商產業招商。“網羅”推動大批青年返鄉創業,去年電商從業人員超過4000人,今年又翻了一番。
放水養魚,攪活一池春水
新年剛過,我市就出現了一家洋超市。“這是線上線下結合的體驗式購物。”海搗網超市店長介紹說。多數人還是頭一次體驗O2O、保稅倉直發等新型購物方式,人們紛紛在朋友圈談購物體驗,稱那是“最洋氣的進口超市”。
為破解好制約電商發展的網絡、物流、質量、人才、信用等瓶頸性問題,我市不斷加大人、財、物投入,加速構建覆蓋城鄉的寬帶接入網絡,目前已經覆蓋了210個行政村,占全市行政村總數的94.7%。將物流快遞企業納入電子商務企業和規上物流企業的統計范疇,有效加快了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目前已入駐物流企業達到66家,有效促進電子商務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開展網絡直銷、網上訂貨、洽談簽約等業務,提高企業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