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改革發展的初衷是實現“共同富裕”。進入新時代后,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采取切實措施,著力解決貧富差距問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徹底消除了絕對貧困,在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程中樹立不朽豐碑。但也必須正視,國民收入差距比較突出的問題,并非短時間可以根本解決,真正實現共同富裕任重道遠。
首先,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國民收入分配制度,縮小行業差距。重點是抑高、提低,降低高收入者的收入,比如降低年薪超千萬的影視演員、年薪幾百萬的央企國企高管的收入;而一線的產業工人工資必須提高———由于進入經濟下行周期,大量勞動密集型企業工資成本占比大,多年不能加薪,在中部地區大都還處在月薪二、三千元水平。
著力貫徹“協調”發展理念,縮小地域差距。目前,我國東南沿海、中部、西部地區發展差距過大,有的同等級別的公職人員工資福利待遇相差多倍。國家應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抑止地方惡性競爭,走出“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惡性循環。如沿海發達地區應當將大量中低端產能讓位給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區,把主要力量放在發展高端產業,率先實現經濟全面升級。
著力解決農業生產者收入超低的問題。農業問題是中國經濟的最大短板,表現是種田(種糧、種蔬菜、傳統養殖)收益很低,導致絕大部分年輕人不愿從事農業生產,引發對糧食問題的擔憂。去年中央提出“六保”就有“保糧食安全”,一個十四億多人口的國家,農業生產尤為重要。國家必須大力投入資金,確保農業生產有利可圖,使辛勤勞動者過上更好的生活。當然關鍵是舉國之力,實現農業現代化。
完善資本市場,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主要是股票市場,要真正成為吸引閑錢的投資市場,讓投資者分享企業發展成果。主要是要確保信息真實公開,確保正常分紅,根本消除無規則的惡意炒作———即消除大資金莊家興風作浪榨取中小股民血汗、導致貧富兩極分化的惡劣局面,
而讓廣大股民得利,成為共同富裕的樂園。
加大對富人的征稅力度。稅收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經濟手段,共同富裕應當高征稅。運用稅收杠桿,對高收入、高消費者進行調節,實行累進稅制。如收入到一定程度,征收超過實際收入一半的稅。具體如,年收入超過一千萬,一半交稅,年收入超億者,征稅百分六十。此外,應當盡快征收房產稅———對除基本居住面積外的房產征稅,這是根本解決“炒房”問題的手段;還有對達到一定數量的遺產征收遺產稅,抑富濟貧。
提高社會公共福利水平。從理論上說,社會主義國家比資本主義國家有更高的社會福利水平。提高全社會的公共福利是實現共同富裕的路徑之一。北歐諸國基本沒有窮人,因為社會公共福利水平高,從搖籃到墳墓,都由政府包下來,即使一時失業,接受政府救濟也生活得好。實現共同富裕,中國必須努力朝著全民免費教育、免費醫療的目標邁進,因為這兩項開支是大量收入水平不高者的沉重負擔,尤其是醫療,一家一旦有人得大病就陷入貧困。
共同富裕,還必須反壟斷、反惡性競爭,讓社會經濟資源分配給更多的人。
實現共同富裕,創造更美好生活,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周邦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