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庚明本報記者賴長營
陳小兵是瑞林鎮民主村盆村組的村民,精準扶貧戶,今年47歲,是家里的頂梁柱。他有兩個小孩,一個8歲,就讀二年級,一個還在襁褓中。
扶貧干部跟他聊天時他總是十分激動,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總是重復這那句話:“能得到各級領導對我家庭的關心與照顧,我從心底里感謝黨和政府。”雖然他失去了雙手和一只眼睛,黨和政府的幫助和關心,使他重新堅定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1990年陳小兵在外村人的介紹下進入了福建黑煤窯,當年11月份煤窯突然倒塌,當醒來時,是他在醫院里昏迷了7天之后,他發現自己一只眼睛看不見了,兩手已被截斷。在生命的里程中,這次遭遇無疑是致命一擊,絕望時時向他襲來。夢中醒來時,陳小兵看見父母正在為他忙碌,心里十分愧疚,卻什么都不能做。他們家先后欠下親朋好友數十萬元。沉重的債務,生活的艱辛,促使他有了輕生的念頭。
黨和政府的幫助點燃了他生命的曙光,駐村精準扶貧干部先后為陳小兵全家辦理了低保,2015年他家被確定為精準扶貧戶,給他解決后顧之憂。2015至2016年間,政府為他家發放產業獎扶資金5000元,裝上了分散式光伏產業,現在月月有收入。通組公路已修到了他家門口,為他減免全家醫保費,小孩上學免費,并且還對他的家里進行了改廚改廁,外墻裝修,落實了殘疾人發展生產養殖、重殘得補助等相關政策。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他常說:對于一個人來說,應當學會感恩。“一個小學文化的人,怎樣才能改變現實,走上脫貧路?”脫貧致富的念頭時時刻刻在他腦中盤旋著。他雖是一個殘疾人,也要活的有抱負、有志氣,感恩幫助過他的人。
2016年,他學會了騎三輪車,風雨無阻地搞廢品收購補貼家用。對于他來說,車輪每向前一米,就是離脫貧路更近了一步。他雖無雙手,但在村委會農家書屋里,學得了多種植蔬菜的方法,學會養殖雞、鴨、豬等。
他心底里感謝這些干部們,讓他看到了希望,重燃生命之火。家庭的重擔壓力,已經變成通往脫貧之路的無限動力。